原最高法法官、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详解,案例分析撰写技巧

【作者简介】蔡小雪,一位在法律界享有盛誉的学者,曾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第三合议庭原审判长,并荣获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。

【摘要】 法律纠纷案例具有不同的典型意义和社会影响,对法官在自由裁量权和公序良俗尺度的把握上提出了挑战。为了解决“同案不同判”的问题,通过颁布指导案例来统一全国的司法政策。典型性案例一般由基本案情、裁判结果和典型意义三部分组成。不同的撰写方式取决于案例的目的,如为了普及法律知识、教学、争议解决或作为指导性案例。

【普法案例的撰写方式】 为了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,案例的撰写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选择公众经常接触的案件,清晰阐述法律规定的规则和道理。避免使用晦涩的语言和专业术语,确保案例的普及效果。

【教学案例的撰写方式】 教学案例是法律教程的辅助读物,应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相关的案例,内容简洁明确,论证不超出课本内容,条理清晰。对于综合问题的分析和思辨能力,可以设置互相关联的问题进行锻炼。

【争议案例的撰写方式】 争议案例旨在通过讨论形成共识,更好地处理这类案件。案例应概括争议问题,写出要旨,叙述案件事实,对不同观点及理由进行全面介绍,并进行法理论述和论证。在论证中,可以运用比较法分析,但需注意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法律体系的差异。

【指导性案例的撰写方式】 指导性案例是为了弥补法律原则、滞后和漏洞的不足,采用针对性强且灵活的方式指导法官。撰写方式根据案例的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如解决法律条文理解不一致、典型性、疑难复杂性和新类型案件。对于疑难复杂性案例,需对案件事实及证据进行梳理,归纳争议焦点,并得出结论。

【总结审判经验案例的撰写方式】 此类案例反映法官办案的全过程,包括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适用法律和作出裁判。通过描述当事人的陈述、辩解等心理活动过程,为审理类似案件积累经验,并为读者提供审判经验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每个案例的撰写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考虑和目的,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撰写。